我们缺的不是造星花样,而是如何让偶像团体“保鲜”



从1988年7月27日小虎队正式出道,我们的偶像团体市场已经成长30年,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30年正式出道、有自己作品的偶像团体数量近40个。对偶像组合的选拔、培养和运营,我们正在改变原有的逻辑,满足时下信息更迭迅速,主要受众年轻化的需求。综艺也成了偶像养成一大推手,相对从前偶像带动综艺收视,现在的偶像养成综艺才更受欢迎。





中国偶像养成的花样不比日韩少



刚刚结束的《偶像练习生》创造的男团组合NINE PERCENT,出道就广告、代言、演唱会,让业内人对偶像这门生意重获信心,接下来各大公司都盯上了正在热播的《创造101》期待着下一波的女团。





可偶像这门生意也并非一夜爆火,从1988年的小虎队,中国一直在做着各种尝试,从经纪公司培养到节目选拔,中国偶像养成的花样并不比日韩少。



早期经纪公司扮演“伯乐”的角色,偶像出道主要分两种形式:1、经纪公司发掘、选拔后组成团体出道,2、已经组成团体(多是乐队)后被经纪公司发掘。第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公司选拔,经专业训练后通过发布新专辑、开演唱会等方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典型代表是小虎队、S.H.E;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形式在选拔环节已经确定组合人选了,这与韩国的练习生模式先训练再选拔大有不同。另外一种形式多为乐队组合,通过酒吧演出或一些活动被经纪公司发现后出道,典型代表为苏打绿、花儿乐队等。





后来综艺逐步开始在造星的过程中发挥它的“选拔”作用,这与公司最初选拔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经历了“选秀综艺”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偶像养成系综艺”



选秀综艺节目主要以各种PK赛、擂台赛、对决等决出冠军,亚军,节目结束经纪公司将通过签约的形式将选手组成组合再进行培训或直接出道,如2005年通过《我型我秀》出道的组合“谦谦君子”和2007年通过《加油好男儿》签约华谊的BOBO、乔峰组合。





随着综艺形式的升级发展,一些选秀节目开始把前期选拔的过程也展现给受众,也被称为“真人秀”。选拔的同时也是在为未来的偶像团体积攒人气,提高曝光率。即近期爆红的“偶像养成综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在节目中除了选秀竞赛的过程,更增加了选手在练习室里努力的情景,还有私下生活的状态和备战比赛认真努力的过程,比重甚至大于竞赛环节。



在造星过程中,从经纪公司主导到综艺发挥更大作用,更多的是娱乐消费方式的变化,主流受众的年轻态以及资本的介入。



偶像-综艺 “两人三足”



如此看来偶像与综艺自始至终都是并存共生的关系,产业发展之初,偶像给综艺带来流量,实现综艺高收视,到现在综艺反哺偶像,“养成系”成为主流。在互联网新时代,偶像、综艺单向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偶像-综艺正向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养成系”综艺正是拉开这场“两人三足”新发展的序幕,未来偶像实现长足发展必然离不开综艺的支持。



何为“两人三足”?两人即偶像-综艺;三足即合作形式,包括普通综艺、偶像养成系综艺、团综。 普通综艺就是简单邀请偶像坐镇嘉宾完成节目环节,重要的是综艺内容,偶像的作用是带流量、拉收视,俗称“铁打的节目,流水的嘉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快乐大本营》。



养成综艺即综艺和偶像养成相结合,偶像通过综艺节目为大家熟知并出道“进圈”,此时的综艺不单单包含“真人秀”部分,更有不同的赛制筛选淘汰后组成偶像团体出道。正如近日热播的《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蜜蜂少女》



团综这一形式在韩国发展的 相对成熟,艺人出道和综艺录制同时进行,这类综艺统称为“团综”而团综的嘉宾以组合成员为主。团综也是有门槛的,只有偶像团体才有团综,毕竟单个艺人也撑不起一个综艺,团综类似于偶像纪录片,记录团队每天的工作、生活方式、相处的形式、甚至包括矛盾冲突等等一系列偶像舞台后的生活。一方面粉丝通过团综了解团体成员的人设性格,另一方面粉丝通过团综伴随偶像团对的成长。比如NINE PERCENT首个团综《百分九少年》和香蕉娱乐旗下练习生TRAINEE18的团综《萨瓦迪卡Banana》。





在互联网如此便捷的时代,培养偶像看似并不难,但也有成为“快消品”的风险。偶像团体的培养、运营也在不断探索新思路,但从内容持续产出的能力上来看,一些综艺节目中走出的偶像团体稍显疲态,过度消费这波综艺带来的福利而没有新的内容的产出,最后的关注也被消耗殆尽时,偶像就会被打回原形。



我们缺的不是造星花样,而是如何让偶像团体“保鲜”。